(芝加哥期市)CBOT大豆连续第二周收低,丰产前景以及需求疲软导致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2日08:41
芝加哥8月1日消息:周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收盘稳中略微上涨,其中基准期约收平。不过全球供应充足,美国大豆产区天气条件良好,中国的需求疲软,导致大豆期货连续第二周下跌。
截至收盘,大豆期货稳中略微上涨,8月合约收平,报收961.75美分/蒲式耳;9月期约收平,报收969.50美分/蒲式耳;11月期约收平,报收989.25美分/蒲式耳。
成交最活跃的11月期约交易区间在986美分到994.50美分。
从周线上看,芝加哥大豆下跌3.11%,相比之下,上周下跌1.42%。
大豆期货本周表现疲弱,尽管周五收盘持平,但整周累计下跌3.1%,录得连续第二周下滑。主要施压因素来自于美国丰产前景、全球供应充裕,以及中国需求持续疲软。
盘中11月大豆合约一度下探至4月9日以来最低水平,反映市场对供应压力的高度敏感。
美国农业带的天气状况总体良好,气候凉爽且土壤墒情充足,为大豆进入关键生长期提供有利条件。8月为大豆单产形成关键期,天气预报良好令多头信心遭到打击。
惠誉旗下分析机构BMI表示,继去年巴西大豆创纪录后,2025/26年度该国大豆产量又将创下历史新高,加上美国也将迎来大豆和玉米丰收。这种“全球双丰收”格局将持续抑制大豆价格走势至年底。
中美贸易问题再度成为影响市场的潜在不确定性因素。中国仍在与美国进行新的关税谈判,8月12日为双方达成长期协议的最后期限。尽管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双方“几乎达成协议”,但尚未“100%完成”,市场仍保持谨慎态度。
中国买家转向南美供应,也反映出中方对美豆的兴趣下降。消息人士透露,本周中国买家订购了3万吨阿根廷豆粕,表明中国正在积极寻找更具价格优势的替代来源。
美国农业部将于8月12日发布新的全球供需报告,市场期待从中获取更多关于产量预估和出口前景的信息。鉴于当前市场情绪偏空,除非报告有意外利多,否则大豆价格恐难迅速反弹。
周五,大豆期货的成交量估计为117,311手,上个交易日为118,114手。空盘量为448,439手,上个交易日为118,114手。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博易大师,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