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稻供应逐步加码,稻米或存下行预期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13:07
 
  双节临近,黑吉等地新季稻谷供应量逐渐增加,本周内黑龙江部分地区自然干粮供应也陆续增多,新稻上市量增加使得市场供应宽松,价格方面近期持续行下滑,如吉林等地绥粳18稻谷低端收购价早已跌破1.50元/斤,出米率66%,水分15%。虽哈周边长粒稻谷高端收购价仍维持在1.55元/斤以上,但要求相对偏高,稻谷收购时仍有一定等扣量,黑龙江东部地区圆粒稻谷烘干粮出库价也走低至1.32元/斤左右,出米率多可维持在68%以上,当前新粮价格已经低于陈粮,近期陈粮拍卖成交量稍有走低,虽后期市场存在较大的需求缺口,但业内仍认为国庆后稻谷价格将会进一步走低,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供应量偏大。新稻上市进度加快,市场供应持续宽松,从当前东北市场反馈情况来看,因今年天气有利于稻谷的生长,在提前上市的背景下,各地稻谷均存丰产预期,而今年割青稻谷价格略低于去年,供应充足是当前稻谷的主旋律,米企采购新稻进行加工以抢占新米市场,这进一步降低了对陈稻的采购需求。

  其次,大米竞价较为严重。近些年规模化米业逐渐增多,各米厂的品牌竞争力逐渐加剧,大米供应量早已过剩,而目前饮食结构变化导致大米人均口粮消费量呈下滑趋势,消费者转向更多元化的主食选择。然而,大米加工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使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这种低价竞争会直接损害种粮农民收益,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于加工企业而言,普遍处于微利甚至“开工即亏损,不开工丢市场”的两难境地,在大米的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大米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最后,市场恐慌性情绪尚存。当前无论粮点还是米厂,均有补货的需求,且整体需求较大,不大量进行采购的原因一是自然干粮上市后,采购成本能有所降低,二是当前原粮收割量不大,现阶段贸然进行采购容易造成稻谷价格的上涨,三就是观望情绪尚存,如圆粒稻谷受托市支撑,后期降价幅度有限,而中长粒稻谷遵循市场经济,在不确定大体的数量前,容易造成亏损,对赌风险尚存,部分计划采购的贸易商仍在持币观望。

  综上,随着新季稻谷集中上市,市场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加大,预计稻米价格重心可能下行。但“优质优价”特征将更加明显,部分优质米预计价格相对坚挺,不过因供应过剩的背景节日效应需求的提振效果可能有限。双节临近可能带动大米需求小幅回暖,个别高端礼品米成交量或有一定的增加,不过普通大米成交虽有增量,但粳稻近期价格仍存一定的利空预期,后期并不排除价格继续走低的可能。

  

    (中国粮油信息网)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