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 指数回落至荣枯线下方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30日15:30
    受贸易战冲击,PMI指数大幅回落

  2025 年 4 月 30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 4 月官方制造业 PMI 49,预期 49.8,前值 50.5。中国 4 月非制造业 PMI 50.4,预期 50.6,前值 50.8。中国 4 月综合 PMI 50.2,前值 51.4。此外,中国 4 月财新制造业 PMI 50.4,预期 49.8,前值 51.2。

  解读如下:

  PMI 指数明显回落。4 月官方制造业 PMI 指数录得 49.0%,较上月大幅回落 1.5 个百分点,主要分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回落。具体来看,进出口订单、价格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生产和内需也都有明显的下滑。

  具体来看:

  一、供需两端分项指标均明显回落

  (1)制造业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出现明显的回落。生产端来看,4 月生产指数为49.8%,较前值回落 2.8 个百分点,再度跌至荣枯线下方;内需端来看,4 月新订单指数为49.2%,较前值回落 2.6 个百分点,也同步回落至荣枯线下方。供需两个指标同时降至荣枯线之下,成为 4 月制造业 PMI 的两大拖累项,外部风险的加剧对国内产需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位于 53.0%及以上,产需较快释放;纺织、纺织服装服饰、金属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明显回落,均低于临界点。

  (2)受贸易战直接冲击,进出口均出现了明显的回落。从出口端来看,4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滑 4.3 个百分点至 44.7%;进口端,4 月进口订单大幅回落 4.1 个百分点至 43.4%。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 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的下降,近期高频数据也能折射出 4 月“抢出口”结束的信号:4月对美西、美东、南美等地区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出现明显下降。这表明随着贸易战的急剧升级,外贸面临异常严峻的形势。

  二、库存指数处于荣枯线下方,价格指数明显回落

    (1)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双双小幅回落。4 月原材料库存指数为 47.0%,较前值回落 0.2 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为 47.3%,较前值回落 0.7 个百分点,随着外需的断崖式走弱,内需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企业延续主动去库的行为。

  (2)价格指数明显回落。4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下降 2.8个百分点至 47.0%,出厂价格指数下降 3.1 个百分点至 44.8%,主要原因仍是市场需求不足。主要是受市场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面对内外部冲击,国内通胀下行的压力依旧较大。

  三、非制造业 PMI 指数小幅回落

  4 月非制造业 PMI 商务活动指数回落 0.4 个百分点至 50.4%,其中,服务业 PMI 指数较前值回落 0.2 个百分点至 50.1%,建筑业 PMI 回落 1.5 个百分点至 51.9%。

  1)服务业景气水平略有回落。4月服务业 PMI指数为 50.1%,较上月回落 0.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从行业看,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 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水上运输、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56.4%,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多数服务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信心较强。

  2)建筑业指数有所回落。4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1.9%,比上月下降 1.5个百分点,仍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60.9%,比上月上升 6.4 个百分点,表明随着各地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进度有所加快。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53.8%,建筑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预期保持乐观。

    4 月制造业 PMI 指数明显下滑,各个分项指标全线下降。核心原因在于 4 月份贸易战急剧升级,前期“抢出口”已告一段落,外部风险的加剧对国内产需也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当前外部冲击的影响开始显现,对特定行业和企业的风险不容低估。

  展望未来,4 月份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重申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体现了对当前“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的深刻认识。我们预计新一轮的增量政策将在未来两个月内加快推出,着力点在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国贸期货)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