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2日09:01
中国人民银行8月1日召开2025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暨常态长效推动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会。
会议要求,中国人民银行系统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会议认为,2025年以来,金融支持经济持续向好力度加大。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利率和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巩固拓展整治资金空转、金融业“内卷式”竞争成效。
据本次会议披露,6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小微、养老产业、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2.5%、25.5%、12.3%、43%、11.5%。近年来,央行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普惠小微主体的金融供给,推动普惠小微贷款保持较快增长。记者了解到,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中信用贷款占比近三成,比上季度末高0.7个百分点,反映出金融机构更好帮助小微企业解决缺抵押、融资难的问题。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小微企业”。本次会议也要求,“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
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的执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提升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上半年,央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5月出台实施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有力对冲外部冲击,积极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前期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效果还将持续显现。“下半年将更侧重于对已有政策的有效执行。”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央行将根据形势用好质押式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流动性投放工具,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不排除适时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会议要求“突出服务实体经济重点方向”,并提及“支持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加强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业务监管与风险防范。日前,工商银行宣布整治“内卷式”竞争。市场机构普遍预计,将有更多国有大行跟进加入“反内卷”行列。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会议提出,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管理政策。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推动形成稳定的、期限齐全的流动性供给渠道。
在美元信用削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更加多样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已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广泛共识。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研究部执行负责人缪延亮指出,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结算和计价功能。(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