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股指要闻汇总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2日08:52
  1.美国疲软的非农就业数据,打破了“劳动力市场依旧强劲”的叙事,降息预期急剧升温。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再推一揽子关税举措,叠加地缘局势骤然紧张,避险情绪高涨。

  纳指跌超2%,标普500指数录得5月以来最大跌幅,小盘股受创最重,VIX恐慌指数突破20。亚马逊暴跌8%,领跌科技七巨头。

  美联储9月降息几乎被市场视为定局,2年期美债收益率大跌超28个基点,10年期跌16个基点。美元下挫超1.3%。日元收复本周所有跌幅,日内升值超2%。以太坊下跌近6%。

  黄金大涨2%,特朗普称将派两艘核潜艇回应俄罗斯挑衅。内盘期货夜市普跌,焦炭跌2.75%,低硫燃油跌2.51%。

  亚洲时段,A股三大股指集体收跌,光伏、医药逆势活跃,恒指跌1%,英诺赛科大涨超30%,焦煤跌近9%。

  2.中国央行: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会议要求,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快拓展贸易项下人民币使用。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优化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管理政策。

  美国7月非农新增就业7.3万远低于预期,前两月数据大幅下修25.8万。7月失业率回升至4.2%,符合预期,前值4.1%。时薪同比涨幅从上修后的3.8%(原为3.7%)上涨至3.9%,高于预期的3.8%。美国劳动力市场已不仅仅是“温和放缓”,而是“急速刹车”,或引发新一轮衰退担忧。数据公布后,降息预期大涨,交易员重新完全消化美联储10月降息的情景。

  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 48,创九个月最快萎缩,就业指数创五年多最低。美国7月ISM制造业指数48,不及预期的49.5,前值为49,连续五个月低于荣枯线。新订单指数连续第六个月萎缩;物价支付指数64.8,单月下降近5点,表明制造商的原材料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就业指数43.4,创五年多以来的最低。

  特朗普:若不降息,美联储理事会应“接手掌管”。随着特朗普高调逼宫,“美联储影子主席”这一老问题再度浮出水面。

  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特朗普兴奋不已,有望提前插手利率决策、布局鲍威尔接班人。美联储理事库格勒宣布将于8月8日辞职,为特朗普提前任命“影子主席”创造机会。分析称,她的离职叠加两位特朗普任命的理事本周反对维持利率不变,意味着特朗普或将在利率政策方向上获得更多话语权。特朗普表示,美联储理事会出现职位空缺,这让他兴奋不已。

  非农数据疲软,特朗普甩锅:拜登任命的官员编制,罢免统计局局长!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已指示立即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局长Erika McEntarfer。当天稍早,该机构公布的非农就业报告显示数据意外疲软。特朗普在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指责McEntarfer将就业报告政治化。分析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将难以继续对数据的完整性抱有高度信心。

  特朗普2.0时期首次对俄军事威胁,称下令将两艘美军核潜艇部署至相应区域。特朗普称,部署核潜艇是回应俄前总统梅德韦杰夫“极具挑衅性的言论”,以防对方不止是说说而已。本周一特朗普称考虑缩短给俄罗斯达成俄乌协议的最后期限,当天梅德韦杰夫称每个新的最后通牒都是威胁、是迈向战争的一步。此后特朗普警告他注意用词,他周四回应暗示,俄罗斯控制可自动发起核武反击的系统。普京周五疑似回应特朗普施压,称所有失望都源自过高的期望。

  中国7月标普全球制造业PMI回落至49.5,前值50.4,新订单增速放缓。7月份制造业景气度轻微减弱,出口下降,新订单总量增速放缓。虽然产出重现收缩,但企业信心在2025年下半年初仍有改善,平均投入价格自2月后首次录得上涨。因未来一年产出前景改善,企业采购活动也略有增长。

  国家发改委:第四批“国补”资金将于10月下达,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助力整治“内卷式”竞争。国家发改委表示,将落实提升消费专项行动部署,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服务消费以及养老、医疗、托育等生活服务;将坚持依法依规,综合整治低价无序竞争行为,明确治理措施,引导企业科学定价,理性定价,有力有效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3.最全关税列表:美国官宣“对等关税”,8月7日生效。美国白宫公布了经过调整的“对等关税”税率表,将于8月7日生效,这为各国提供了另一个谈判时间窗口。新税率中,对美商品贸易逆差国税率为10%;与美国达成协议或对美有小规模商品贸易顺差的国家税率约为15%;与美国没有达成协议且对美有大规模商品贸易顺差的国家则面临更高税率,其中美国将对加拿大的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瑞士和南非将分别面临高达39%和30%的惩罚性关税,印度将被征收25%关税。

  美国国际贸易协议的“明枪”与“暗箭”。据玉渊潭天,美国贸易协议的“明枪”要求各国开放市场,扩大进口美国农畜产品,部分国家甚至给出零关税;“暗箭” 则是通过不平等税率、附加条款干预他国产业与供应链,施加政治捆绑,挤压别国发展空间,制约其未来。

  贸易战阴霾下谨慎情绪升温,对冲基金连续四周抛售美股。高盛报告显示,对冲基金正延续4月关税风波期间的谨慎策略,连续四周抛售美股,其中科技、媒体和电信股的减仓速度创一年来最快。高盛认为,散户的需求预计不会消失,除非经济前景或就业数据出现重大变化。然而,在关税担忧持续和估值高企的背景下,对冲基金的谨慎立场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季节性调整中得到验证。

  高盛警告:关键指标已回到2007年金融危机前夜!本周四全球企业债利差收窄至79个基点,创2007年金融危机前夕以来新低。高盛提醒,市场可能因乐观过度而忽视下行风险,包括经济放缓、通缩减弱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建议投资者在组合中保留必要对冲。

  欧洲企业直面关税冲击,涨价、停运、利润受损。虽然15%的税率比早前威胁的30%要低,但这已经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对欧洲商品施加的最高关税之一。欧洲葡萄酒与香槟等本地化强的产业首当其冲,难以转移产地。数据显示,近300家企业中已有三分之一宣布涨价,大多来自欧洲。

  关税阴霾笼罩,日韩制造业PMI双双萎缩。日本7月制造业PMI跌至48.9,重回萎缩区间;韩国制造业连续六月收缩。分析指出,美国关税政策阴霾持续冲击亚洲供应链,两国制造业面临需求疲软和产出下滑双重夹击。尽管美日、美韩贸易协议将关税威胁从25%降至15%,但制造商信心恢复仍需时间。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
相关资讯: